华理商学院召开专业学位中心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建设专家论证会

3059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MBA  作者:丁婉星  责任编辑:李昕


      【中国MBA教育网讯】7日上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在商学院大楼218室召开专业教育学位中心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建设专家论证会。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第五届MBA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伊志宏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吴柏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栾伟玲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钱世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董明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谢小云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魏航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系主任蒋青云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黑恩成教授作为论证专家参与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MBA项目主任陈亮主持。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从2018年年初启动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建设项目,围绕学院“连接商业与科技,培养知行合一经管人才”的使命,通过对国内外商学院课程设置的广泛调研,雇主企业、校友、在校生、职业导师等利益相关者的深入访谈,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对专业硕士学位学生培养的需求以及学校、学院的资源与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专业学位项目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通过系统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及体验式、交互式、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推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改革,并打造、培育教学名师团队,以回应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时代下对专业硕士学生培养的需求。


th  (1)-2.jpg

阎海峰致辞


      院长阎海峰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如何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由外延发展到内涵式发展,成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未来课程建设新的机遇和挑战。他表示,希望借助本次专家论证会,进一步深化专业学位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中国经济和管理学科的发展培养知行合一的经管人才。


th  (2)-4.jpg 

论证会现场


      8位课程模块组长,分别就“量化金融”、“新兴产业金融投资”、“智能制造与商业模式创新”、“洞察商业趋势的新营销管理”、“创新创业管理”、“智能化会计和大数据审计”、“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大数据上午分析”八个课程模块做了介绍,对我院专业教育中心方向模块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方法技术、内在逻辑、课程网络地图等做了详尽地分析。

 

th  (3)-5.jpg

th  (4)-6.jpg 

课程模块介绍


      智能制造和智慧运营模块课程组长彭泽余副教授介绍道,“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开设该模块课程,以运营管理理论与智能制造企业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创新为特色,培养掌握制造业企业运营最新理论、方法与技术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践中急需的知行合一中高级管理人才。”洞察商业趋势的新营销管理课程组长费红萍副教授介绍道,“伴随着新现象不断出现,知识爆炸性增长,传统大学的商学院在营销方面的教与学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与劣势,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洞察商业趋势的新营销管理课程模块,打造了‘理论与方法论’、‘理解与分析’、‘运用与共建’、‘共创知识’四个递进的教与学阶梯,发展系统性的有创新性的营销管理模块的翻转课堂,以理论+实践、经典+前言、学校教室+企业课程、学院派老师+商界实践派为特色导向,实现科技、商业和艺术的融合多维发展。”八大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建设充分体现了我院知行合一的育才观。

 

论证专家


      与会专家围绕我院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针对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着重指出了专业培养计划中存在的显性和潜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课程结构与课程逻辑、课程名称规范、研究方法课程比重、专业方向的特色、课程修读顺序与衔接、学科前沿性课程的设置、核心能力的提升、实务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蒋青云对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洞察商业趋势的新营销管理”的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和设计思维创新性作了肯定,他表示:“企业课堂和实践课程设置,对于MBA的培养需求是极为契合的,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管理人才有着重大意义。” 


      伊志宏对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建设的意义作了高度肯定,她指出:“华理商学院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设置紧跟时代步伐,为我们解决企业经营环境、商业模式迅速变化与课程体系设计时滞性矛盾作了启发性的表率。”并对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两个方向的综合性意见:一方面,所有的项目在基础课程里加入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通过数字平台建设共享平台课,另一方面,在各个专业方面模块建设上,应从整合方向课程,梳理课程设计的定位和逻辑,精简方向,厘清现有模块课程与原有模块课程体系的承接和发展关系,重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着力改进和发展。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