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三十年历史沿革

3935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综合报道  作者:fuzhenyu  责任编辑:fuzhenyu

    1983年

    6月,经学校批准,建立管理工程系,同年设立“工业管理工程”专业。

    1984年

    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华东理工大学设立“图书馆情报”专业、“实验室管理”专业。

    1987年

    5月,经学校批准,成立经济发展研究所。

    7月,符钢战等的著作《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获得“中国图书奖”。

    本年,符钢战论文《目前我国消费基金膨胀的原因及对策》获得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1990年

    1月,华东化工学院工商经济学院成立,学院分设外语、管理工程和工商管理三个系。设立“特殊用途英语专业(国际贸易英语)”,拓宽“工业管理工程”专业为“管理工程”专业。

    1991年

    9月,经学校批准,成立经贸英语系。

    10月,蔡江南、符钢战、沈晗耀合作撰写的论文《我国企业劳动力面临的问题与出路》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论文奖;由宋承先等撰写的著作《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

    1992年

    1月,工商经济学院成立《经济发展研究》编辑部。

    本年,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华东理工大学设立“国际企业管理”专业、“专门用途英语(国际贸易)”专业。

    1993年

    5月,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胡汝银参加的国家社科“六五”规划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获国家教委优秀社会科学著作奖(特等奖)。

    本年,经主管部门批准,工商经济学院与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合办首期工商管理硕士班。

    本年,经教育部主管部门批准,华东理工大学设立“会计学”、“工业外贸”、“投资经济”专业。

    本年,黄维德的论文《机会成本:你的选择》获上海市社联1989-1993学术成果奖。

    本年,由石良平任主编之一的专著《中国经济波动与监测预警》获1991-1992年度“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本年,经学校批准,成立工商经济研究所。

    1994年

    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华东理工大学获得“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7月,吴柏均撰写的《工业化初期区域资本形成》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86.1-1993.12)论文奖。

    本年,工商经济学院与香港亚太高等教育中心共同开展课程培训项目,首次在香港招收20余名学生。

    1995年

    6月,卢文荣作为合作者之一,其著作获得1995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

    9月,工商经济学院成立“现代工商管理教育中心”,开展企业管理培训业务。

    10月,由上海市教委组织对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各本科专业进行评估,评估成绩为“优秀”。

    10月,工商经济学院与美国管理协会、中国工业投资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合作成立“亚太管理中心”。

    12月,工商经济学院与美国KAPLAN教育中心香港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创办“华东KAPLAN教育中心”。

    1996年

    6月,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批准工商经济学院新增“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授予点。

    本年,经学校批准,“会计学”专业调整为“会计学(国际会计)”、“英语”专业调整为“英语(国际贸易)”。

    1997年

    3月,经学校批准,成立会计学系。

    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点。

    1998年

    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批准,工商经济学院获“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

    7月,教育部颁布《1998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据此,学院专业进行调整,“管理工程”更名为“工程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更名为”工商管理”,“工业外贸”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经济”更名为“金融学”,新设“市场营销”专业。

    本年,设置并招收“市场营销” 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学生。

    1999年

    2月,工商经济学院招收第一届MBA学生,39名学员入学。

    9月,经学校批准,成立金融学系、欧洲研究所。

    本年,管理工程系更名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组建成立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撤销经贸英语系。

    本年,设置并招收“国际经济与贸易” 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学生。

    2000年

    5月,经教育部批准,华东理工大学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合作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

    本年,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年新入职教职工5人。[FS:PAGE]

    2001年

    本年新入职教职工6人。

    2002年

    7月,经学校批准,成立电子商务研究所。

    本年,黄维德等撰写的论文“上海人力资本积累现状分析”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03年

    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华东理工大学新增“会计学”硕士授权点。

    11月,工商经济学院MBA在世界经理人杂志社、财经时报社、新浪网等主办的世界最具影响力MBA排行榜活动中获得第26名。

    本年新入职教职工13人。

    2004年

    3月,教育部批准华东理工大学新增“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三个本科专业。

    5月,由工商经济学院承办的第十届“亚洲管理教育论坛(AFBE)”于2004年15至1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主题是“工商管理与发展,理论与实践”。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与会。

    5月,工商经济学院与法国ICN商学院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本年,石良平撰写的论文“中国转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约束分析”获得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本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华东理工大学新增工程硕士“项目管理”领域和“物流管理”领域硕士学位授予点。

    本年,获得欧盟Asia-Link项目(2005-2008)40万欧元的资助,该项目使商学院获得9人次的教师出国进修学习(1-2月)和9人次出国开会的机会。

    本年新入职教职工15人。

    2005年

    1月,与德国汉堡大学签订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iBA)项目合作协议。

    4月,分团委书记徐群荣获2004~2005年度“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

    5月,经学校批准,工商经济学院更名为商学院。

    本年新入职教职工10人。

    2006年

    1月,原城市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专业并入商学院。

    1月,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商学院获“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3月,商学院承办“2006上海管理科学会管理学院院长论坛”会议,主题是“自主创新大背景下的管理教育创新”。

    5月,由学校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玄奘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管理硕士学术交流与发展研讨会”在学校举行。

    5月,原金山校区软件与信息管理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和“金融学(金融工程)”三个专业由商学院承办。

    9月,商学院教师张艳辉的著作《中国保险业产业组织研究》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10月,商学院与日本札幌大学经营学院共同举办第一届“中日管理论坛”。

    11月,商学院承办中国首届“新兴市场的营销教育与研究”国际论坛。

    12月,陈智高教授主持《管理信息学院》课程被列为上海市精品课群,蒋景楠教授主讲《经济管理基础》课程被列为上海市重点课程。

    本年新入职教职工34人(其中8 人为原城市管理学院调入,19人为原金山校区软件与信息管理学院调入)。

    2007年

    2月,商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弗林特分校)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4月,学校1997届校友任鲁海当选2006年度上海十大青年经济人物。

    4月,商学院学生工作委员会荣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称号。

    6月,工商管理系黄维德教授主讲的“人力资源管理”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7月,经学院批准,成立金融物理研究中心。

    10月,商学院与瑞典哈姆斯坦德大学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10月,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和日本札幌大学经营学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日管理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主题是“日本企业管理现状与研究”。

    本年新入职教职工4人。

    2008年

    3月,商学院与法国法兰西商学院(原普瓦捷高等商学院)签订IMBA双学位项目合作协议;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罗林斯大学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6月,商学院与美国尼亚加拉大学联合举办第十届2008国际会计与商务会议。

    9月,于立宏等撰写的论文《需求波动下的煤电纵向关系安排与政府规制》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11月,商学院与法国ICN商学院、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瑞典乌巴萨拉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和墨西哥拉萨尔大学签订MIEX项目合作协议。

    11月,商学院与法国3A国际商学院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12月,周炜星和马铁驹入选“曙光计划”项目。

    本年,商学院学生获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本年新入职教职工10人。

    2009年

    3月,商学院与瑞典林奈大学、西部大学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4月,商学院与丹麦阿尔堡大学、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5月,商学院与法国里昂天主教大学管理学院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6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华东理工大学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专业学位授予权。

    8月,陈智高教授为带头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群教学团队”入选上海市第二届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

    9月,商学院与比利时布鲁塞尔管理学院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10月,商学院举办了“第四届中日管理论坛——金融危机下的企业经营应对策略”。

    11月,商学院成立金融工程研究所、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所和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

    12月,马铁驹的论文《Coping with uncertainties in technological learning》被国际上公认的管理类顶级期刊《Management Science》发表。

    本年新入职教职工9人。

    2010年

    1月,商学院成立管理案例研究中心。

    3月,由商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主办的“城市与区域分析研讨会”暨“城市与区域分析实验室”成立会议召开。

    6月,康青副教授负责的《管理沟通》(Management Communication)课程入选“2010年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

    6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2010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名单,刘建国教授领衔的《货币银行学》入选。

    7月,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立项建设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名单,陈智高教授领衔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群教学团队”获准立项。同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准立项。

    7月,商学院主办“2010中国企业创新管理论坛”,成思危名誉校长和300多位企业家出席。

    7月,商学院与日本札幌大学经营学部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日管理论坛”在日本札幌市举行。

    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国际商务硕士(MIB)”、“会计硕士(MPAcc)”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9月,商学院成立组织管理研究所。

    9月,商学院与比利时列日大学管理学院、瑞士弗里堡大学国际技术管理学院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11月,华东理工大学与神户大学合作举办的“城乡统筹与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30余所高校的近7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本年新入职教职工16人。

    本年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首次国家基金项目获得项目超过10项。[FS:PAGE]

    2011年

    1月,由搜狐网、搜狐教育频道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教育年度总评榜暨搜狐教育年度大会”宣布,经公众投票和评审,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获得“中国十大品牌商学院”称号。

    3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5月,商学院与西班牙FUNDESEM商学院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6月,由华东理工大学和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承办的金融物理学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

    6月,由华东理工大学、玄奘大学和中国文化大学联合举办、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承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管理硕士学术交流与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6月,为提高经济学科的整体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批准将“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更名为“经济学系”;成立“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心”。

    10月,由华东理工大学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玄奘大学和日本札幌大学联合主办,商学院承办的“不确定环境中的企业经营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11月,在名誉校长成思危先生的倡导下,成立虚拟商务研究中心。

    11月,商学院成立公司财务研究所。

    11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MBA和EMBA项目通过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的认证。

    11月,马铁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12月,新浪网联合全国30省50余家媒体在北京举行2011年教育年度大会,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被评选为2011年度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MBA院校”。

    本年新入职教职工9人。

    本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

    2012年

    3月,商学院MBA项目在2012年《福布斯》中国最佳商学院排行榜中列在职MBA项目12位,全日制MBA项目第15位。

    3月,范体军获教育部2011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月,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主办“南北经济学家高峰对话暨上海企业家论坛”。

    7月,第九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发布会暨第九届中国EMBA高峰论坛于2012年在北京友谊宾馆贵宾楼成功举办,华理EMBA在综合排名上获得全国前十。

    8月,张艳辉、郝斌、杨上广发表的著作或论文分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9月,中青旅海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向商学院捐赠20万元人民币并设立中青旅海江助学基金。

    10月,商学院成立营销科学研究所。

    10月,商学院与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农村移民“融入城市”公益项目合作协议在贵州松桃县签署。

    10月,由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主办,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承办的“走向国际——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之路暨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2012商学院院长论坛”举行。

    11月,华东理工大学“沟通商业与科技”首届中外高科技企业创新论坛在上海华亭宾馆成功举办,来自芬兰的30位高科技企业家和中国100余家高科技企业代表与会。

    11月,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商学院承办的工程管理创新院士论坛暨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12月,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联合主办,国内外50余所商学院和多家知名企业参与的2012中国行动学习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

    12月,中国共产党华东理工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商学院院长吴柏钧当选为校党委委员、常委,分党委书记马玲当选为校纪委委员。

    12月,锋泾(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与商学院签订捐赠协议,向商学院捐赠105万元人民币。

    本年新入职教职工19人。

    本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

    2013年

    1月,周炜星、蒋志强等撰写论文“Calling patterns in human communication dynamics”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

    3月,经学校批准,教育部备案,新设立“经济学”本科专业。

    4月,马铁驹发表在《Management Science》上的论文“Coping With Uncertainties in Technological Learning”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管理学/论文奖)。

    4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MBA和EMBA项目通过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的认证,有效期为最长的5年。

    5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雅加达合作成立“中国-东盟商学院教育联盟”,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当选为理事单位。

    6月, 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批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能源与化工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在京正式成立,国家工程院管理学部主任王基铭任主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吴柏钧、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希宏任副主任,研究中心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和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

    7月,商学院与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经济管理学院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9月,商学院与阿根廷商业大学签订国际交流合作协议。

    10月,上海五华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商学院签订捐赠协议,向商学院捐赠20万元人民币。

    本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