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2026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BA) 招生简章

4386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姜胜朝



1、项目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具有中央部委选调推荐资格的两所211院校之一;我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根植于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以“培养具有政商智慧、法商思维、工商管理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管理者”为使命,开创性地打造了“法商管理”为核心、“政法商”深度融合的独特MBA教育模式。本项目面向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国央企管理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跨国企业、民营企业及法律相关从业者。通过系统课程及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全球化视野,传授前沿政法商管理知识,构建起在复杂商业环境中精准决策、管控风险,并创造可持续价值的核心能力。


2、课程设置

工商管理硕士采用学分制培养体系,涵盖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法商管理模块、政商管理模块、数字经济与AI管理模块、财务审计与合规管理模块、金融管理创新管理模块、国际商务管理模块、涉外法商管理模块、经管综合素养课程、实践教学与训练模块。


3、招生信息

(一)报考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 考生的学历(国民教育序列)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含3年)工作经验的人员(2023年9月1日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②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含5年)工作经验的人员(2021年9月1日以前获得毕业证书);

③ 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含2年)工作经验的人员(2024年9月1日以前获得学位证书)。


(二)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2025年10月中下旬,考生须在研招网(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学历查验),网上支付报名费(以研招网报名通知为准)。


网上确认:2025年11月上旬,网上报名成功后,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认真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并配合报考点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打印准考证:2025年12月中下旬或2026年1月上旬。


(三)考试流程

(一)初试

1.初试科目:管理类综合能力、外国语【英语(二)、俄语、日语、外国语综合】,共计2门。

2.考试时间:2025年12月下旬或1月上旬(具体时间以教育部文件规定为准)。

3.初试方式:统一笔试,参加全国管理类联考。


(二)复试

1.复试时间:2026年3月-4月(具体时间以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官网通知为准)。

2.复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质。


4、录取

学校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


5、项目信息


6、奖助学金

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为全日制硕士生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等。非全日制硕士生享受奖学金等,不享受助学金。


有关奖助学金的详细信息,请查询学生工作部网站“研究生工作-奖助学金”栏目(xsc.cupl.edu.cn)、研究生院网站(yjsy.cupl.edu.cn)及MBA中心网站。


7、学历颁发与学位授予

凡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的学员,经学校审核批准后,颁发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授予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如入选法商管理创新培养实验班并完成相应考核,可额外获得经济法硕士学位证书。


8、说明

本说明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或学校最新政策相冲突,我们将按照最新政策及规定执行。


9、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科研楼B708

乘车路线:地铁昌平线和12号线E口,公交车蓟门桥南站均能到达

官方网址:https://mba.cupl.edu.cn

咨询电话:

何老师:(010)58908394

于老师:(010)58908506

张老师:(010)58908589

法大MBA微信公众号

政法商领航营扫码报名

法大MBA视频号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