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傅毅教授:AI驱动教学革新,全面提升学生管理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

5583
来源:中国MBA教育网  作者:原编  责任编辑:范思雨

时代瞬息万变,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科技发展势头一日千里,商科教育发展面临全新挑战。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始终坚持以传承与贡献经管新知,培养商业素养与人文气质共融、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兼备、大气谦和与创新精神并蓄的商界行动者,服务地区经济发展。致力于成为与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地位相匹配、可持续发展的一流商学院。

本期央广网、中国MBA教育网特别邀请到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傅毅教授,就学院的发展历程与现状、MBA课程体系与核心竞争力、项目师资、国际交流,以及学院如何进行调整以回应时代需求的变化等话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访谈。


MBAedu :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作为国内知名商学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底蕴。请您介绍一下学院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傅毅: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成立于1994年,至今已有30年的辉煌历程。在这30年里,我们始终秉持着“厚德、博学、求是、笃行”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商界行动者。

目前,我们学院共有学生28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00多人,研究生约600人。学院下设五个系和四个独立教研室,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我们的学术项目丰富多样,包括九个学术型硕士学位项目和三个专硕项目,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深造机会。


在教学团队方面,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9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拥有博士学位89人,教授22人,副教授43人。这些教师不仅学术造诣深厚,而且教学经验丰富,并获得了相当多的荣誉,包括宝钢优秀教师、曙光学者等各类人才称号,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我们学院的师资团队国际化程度较高。目前,89%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5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经历。这种国际化的师资结构不仅提升了学院的教学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与国际接轨的学习机会。

在专硕项目方面,我们学院目前设有MBA、MPAcc和MF三个专硕项目。其中,MBA项目既有全日制项目也有非全日制项目,MPAcc项目同样提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模式。我想,对于考生来说,众多的项目里总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项目。


MBA课程体系精设四大板块

全面提升管理能力与人文素养


MBAedu : 在教学质量和课程体系方面,上海师范大学MBA项目有哪些新的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

傅毅:我们创新的MBA课程体系被划分为四个部分,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和人文素养。

首先,专业核心课是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石。在这一部分,学院鼓励教师原创开发企业管理案例,并将这些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学生将在真实场景中讨论、思考,从管理者的角度辨析、判断和决策。这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接触到实际管理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

接下来是产教融合课程,这一部分的课程极具特色。所有授课教师均来自产教基地,他们是真实管理问题的亲历者和解决者。他们带着问题和解决方案走进课堂,与学生共同探讨,帮助学生快速提升管理能力。这种课程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因为它让学生有机会与业界精英面对面交流,学习他们的实战经验和智慧。


管理实践课是第三个部分。在这一部分,教师将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和产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将在真实场景中参观、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商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管理理论和实践。

最后,管理素养课是整个课程体系的点睛之笔,包括博雅、睿思、笃行讲座和行走的人文课堂。其中,博雅讲座尤为受学生欢迎。詹丹教授作为红学资深教授,亲自领衔这一讲堂,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课程,帮助学生领会人文精神。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各位考生如果感兴趣,也非常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们相应的信息和网站。


AI融入商学院教学

培养高阶与创新能力的新路径

MBAedu : 作为一所具有深厚学术底蕴的商学院,您如何看待当前科技进步对MBA教育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在融合科技元素,特别是在金融科技、数字营销等新兴领域,学院采取了哪些创新性的教学实践和科研项目?

傅毅:AI等科技手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确实是非常显著的,它可以快速整合已有知识,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督促着我们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管理教学更多地关注人与人在特定场景下的互动,而现在,管理者不仅需要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管理,还需要应对与AI协同的创新管理。因此,商学院必须与时俱进,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将AI等新技术融入真实教学场景,以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和创新能力。

AI在课堂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个体,可以弥补单个教师在知识横向上的不足,使教师能够更专注于纵向上的深刻思考与创新。同时,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迭代演进,商学院将逐渐削减甚至删除基础或重复的教学内容,将更多注意力放在AI目前无法完全覆盖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上,这也是未来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当AI等科学技术进入课堂之后,我们能够在此基础上去更多关注学生的高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们整个技术迭代的背景下,我们的项目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

学院在关于创新性教学实践项目方面,首先是开展了“行走的课堂”,MBA相对其他专硕项目更加注重真实场景、真问题的解决,将学生带到企业中去,让他们与管理者面对面探讨真实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带回课堂进行解决,以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是引入企业案例,包括由学院自己开发的案例和实践基地企业所提供的案例,把教、学、做、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知到真实的问题场景,产生思维碰撞,生成新知识。

此外,学院还将AI大模型引入课堂,让它们深度参与课堂讨论,拓宽学生的知识边界。在模拟商业谈判等场景中,AI作为谈判对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同时,学院还引入了数据类课程,希望学生在管理实践中不仅依赖主观经验,还能运用数据来辅助决策,使决策更加科学和有效。这些新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引入,不仅让课堂变得更加活泼和真实,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MBAedu :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MBA人才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是如何调整MBA教育模式,以适应这些变化?

傅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MBA人才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当前MBA人才市场也对学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首先,扎实的实践能力是MBA学生进入职场后的第一要务。学生需要能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是职场发展的基础。其次,随着数字化转型和AI技术的不断迭代演进,创新能力成为管理者的重要智慧体现。管理者需要运用创新方法和视角来解决问题,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此外,人文精神也是现代管理者不可或缺的品质。与冷冰冰的操作系统不同,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以更好地与员工和客户沟通协作。最后,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MBA学生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字、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了解数字经济的基本规律、发展方向和技术能力边界,并遵守相应的数字伦理。


针对这些变化,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对MBA教育模式进行了调整。除了标准课程外,学院将整个MBA项目分为了三个方向:数字智能、企业创新管理和教育运营与管理创新。这三个方向恰好回应了MBA学生的真实需求和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

其中,企业创新管理方向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实践课程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数字智能管理方向则面向当下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聚焦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真实管理问题,通过专业课程和实战项目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等关键技能。而教育运营与管理创新方向则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资源,开设教育运营与管理课程,培养学生应对教育行业发展过程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这三个方向的设置契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通过调整教育模式,学院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精神和数字素养的MBA学生,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发展转型的挑战。

MBAedu :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地处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学院是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的?

傅毅: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各大高校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遇。如果大家有意报考MBA项目,我想选择上海师范大学,一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距离学校一公里左右就是漕河泾开发区,步行可达,有非常多的优质的企业。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地域优势,与众多知名企业,如中国银行、蔚来汽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不仅成为我们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还把他们企业所面临的真实问题带进课堂,让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同时,我们也邀请合作企业的导师走进我们的教室,与学生共同探讨行业前沿问题。


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就在于它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和与业界导师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我们学院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开设了多个定制班,如中国银行定制班、AIGC定制班等。通过这些定制班,学员可以直接与企业面对面,参与到企业的真实项目中,从而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此外,我们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将企业的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场景。比如,MBA项目就曾与上海老字号品牌合作,共同开展合作项目。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希望在上海进一步发展的同学来说,在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学习经历将是非常宝贵的。在这里,你将接触到丰富的企业资源和多样的实践机会,为你的职业发展助力。


尊重学生个性化成长

助力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


MBAedu :学院是如何确保MBA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实用性和国际化的,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市场对商科人才的迫切需求?

傅毅: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在MBA教育方面,始终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前沿、实用且国际化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市场对商科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此,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MBA课程体系的完善性和创新性。

学院精心设计的四大板块的课程体系,涵盖了学生个人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多个方面。但是为了满足同学们的个性化的需求,学院举办了丰富的小型沙龙活动。这些沙龙活动邀请企业管理者在课余时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行业经验和前沿动态。通过沙龙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行业趋势,还能够与业界导师当面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此外,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拥有强大的校友团队,校友们经常回到母校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有机会与校友们交流心得,获取个人成长中的宝贵建议。这种校友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职业发展指导。

学院还积极拓展海外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海外交流机会。通过与国际知名院校的合作,学生有机会参与海外交换项目,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除了MBA项目外,学院还设有多个学硕和专硕项目,如金融、MPAcc等。这些项目自成体系,拥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如果学生感兴趣并且学有余力,那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参与其他项目的课程学习,以满足自己的个性化成长需求。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我们希望通过整合校内课堂和校外课堂、校内老师和校外老师、校内师资和国外师资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和机会。学院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同的板块和活动,以满足个人成长需求。


以优质课堂为第一生产力

积极打造商科教育共同体


MBAedu :在全球商科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上海师范大学MBA项目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师资队伍、国际交流等方面,学院有哪些具体的战略规划和实践成果?

傅毅:对于上海师范大学MBA来说,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优质的师资课程,另一部分是我们所打造的教育共同体。

优质的MBA课程一直是学院聚焦和发力的重点。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学院会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邀请本领域的专家参与,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学院还积极引进受欢迎的教师,包括校内外的优秀教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深度,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所以保证优质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第一生命力。


除了优质的课程外,学院还在积极打造商科教育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仅包括校内的优秀教师,还涵盖了校友和企业和业界导师。30年的办学历程,校友们以其亲身成长经历和行业经验,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洞见。企业和业界导师则通过提供真实的管理场景和商业案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目前部分MBA学生已经与业界导师共同参与到了国际学校的创办中,这在深圳罗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种深入的合作模式,使得学院的课程更加丰富、生动,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师资队伍方面,学院一直在不断完善中。通过大力引进教授、副教授以及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博士生,学院的师资队伍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学院还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类教学和科研项目,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和科研项目中屡获佳绩,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商学院在成长发展中一直深深融入国际化的基因,通过国际事务部积极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与交流。目前,学院已经与多所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通过邀请合作高校的教师来校授课、开展交换生项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全球化的视野。

我们希望大家在求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关注自己在本土上的职业成长,也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全球化的视野。


勤学乐享

丹桂飘香时学思湖畔相约


MBAedu :对于有意向报考的考生,您有哪些建议和寄语?

傅毅: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学习虽然辛苦,但未来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现在距离考试的时间已经很近了,我希望考生们能够珍惜这段宝贵的备考时光,把更多的注意力和时间投入到复习中来。其次,希望考生们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学习的过程,做最好的自己。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期待在明年的九月,当丹桂飘香的时候,我们能够相聚在上海徐汇区的学思湖畔,共同开启一段全新的学习旅程。祝愿所有的考生都能够达成自己的目标,成功上岸!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