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科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汲取优秀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济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合作举办高级管理硕士项目(以下简称:同济-UTA EMBA项目)作为知名的中外合作项目,依托同济大学的学科优势,坚持扎根中国管理实践大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与管理类交叉学科并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世界权威认证机构的广泛认可,享有杰出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2023年12月2日,由央广网主办、中国MBA教育网承办的“2023央广网MBA教育年度大会暨管理的力量论坛”圆满举行。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副主任,同济-UTA EMBA项目负责人胡玉清接受央广网专访,围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课程设置,项目未来展望等内容进行倾情分享,从EMBA项目负责人的视角与我们共同探寻管理的力量。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副主任,同济-UTA EMBA项目负责人胡玉清
聚焦多重纬度,开拓创新进取
央广网:请您从中外合作办学负责人以及商科教育者的角度,谈一谈您对管理的力量主题理解。
胡玉清:从中外合作办学的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有几个维度。第一个维度,项目的培养目标是管理者,是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这些管理人员,通常承担着公司或项目的管理职责。从第二个维度来说,在这个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我们对项目做了非常多的管理与变革。此次大会,我们看到有非常多MBA、EMBA或者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的老师负责人过来参加,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共同探讨,齐聚一堂来共同对未来或者说对目前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规划和展望。
央广网:中外合作办学是拓宽商科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很想了解贵项目做哪些重要的探索,目前培养效果如何呢?
胡玉清:我们项目的全称是同济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林顿分校合作举办高级工商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教育项目,也就是国内的EMBA项目。它是国内首批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目录的项目。今年是该项目进行的第20个年头,项目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重大的改革与变化,这些变化是随着商科教育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例如,2019年对项目授课语言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2019年以前对于学生的培养使用的是英语。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这个英语不完全或者说对英语有障碍的同学,没有办法享受到项目福利。自2019年起,该项目开始使用中文授课,这是一个重大改变。该项目在语言上的重大改变,是为了适应国内商科教育的变化。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管理人才。
坚持创新发展,立足实践进步
央广网:由于国际化的性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直坚持探索本土化和国际化相融合的道路。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项目做了哪些投入和建设?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什么样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胡玉清:同济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林顿分校合作的EMBA项目开始于2002年,在创办时间上是领先于国内其他院校EMBA项目的。在项目创始之初,我们希望借助海外院校的资源来推动中国EMBA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选择了与美国高校合作。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的课程设置有所改变。例如,在早期,该项目更多地依赖美国教师授课,因为我们的培养模式包含12门课程,美国教师需要承担9门,而中国教师仅承担3门。然而,随着中国教育体系和商科教育的蓬勃发展,我们逐渐增加中国教师的授课比例。现在,我们中方教师的授课达到了7门,而美国教师承担5门。此外,这个项目也为我们学校培养了众多商科教育领域的忠实力量。许多教师在20年前只是讲师,或者刚刚开始从事商科教育,他们对这一领域并不是特别熟悉。然而,通过这个项目,他们得到了历练和成长。
我们项目的另一个特色是在12门课程中,每门课程都设有事前和事后辅导课。这种辅导课具有多种好处。首先,虽然我们招募的同学都是高级管理人才,但每个同学的工作方向、经验和学习背景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辅导课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和目标。其次,在许多情况下,最早的时候有九门课程是由美国教师授课的,而辅导课则由同济教师担任。这为同济教师提供了与海外优秀师资接触和学习的机会,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教授课程内容。
自项目启动以来20年里,我们招收了大量高级管理人员。早期的时候,我们的学员主要来自外企或合资企业。然而,近年来,我们也吸引了众多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以及一些创业公司的同学加入。
从学员的构成比例来看,该项目不仅仅是在教育体系内提供辅助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学员提供人才发展助力。
强强联合,壮大自我
央广网:伴随时代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走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您怎么看
在新形势下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趋势?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未来的您有哪些期待?
胡玉清:以同济大学经管学院为例,同济大学经管学院作为城市国际化的早期学院之一,与外部合作广泛,和许多欧洲院校有着良好的关系和接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我们能够提供类似不出国的留学项目,将更多优秀的师资、学校和项目引入国内,为中国的同学提供更多的机会。
商科教育在中国已经发展了30年左右,我们不再是弱势方,在国际领域中有时可以与海外院校势均力敌。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如何将我们最好的优势学科与海外一些好的优势学科进行结合,这也是给中国商科教育或中外合作教育的一个赋能,希望能够让我们国内的同学得到更大的助力。我想这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与期望。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