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年疫情落幕,等待了三年的亚林赛即将重启,整个亚林赛团队怀着期待的心情,于7月31日到达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对第五届亚林赛赛道进行了进一步的勘测,下面就让我们跟亚林团队一起先行体会亚林赛赛道及沿途的风情吧。
云南最南—勐腊
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美丽地区,被誉为“人间烟火”。最南勐腊是西双版纳最南端的一个地方,位于中老边境,是一个充满野性和原始风貌的地方。
这里有茂密的热带雨林、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
最南勐腊地区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包括险峻的山峦、奔流而下的河流和清澈湛蓝的湖泊。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探险、观鸟、漂流等各种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最南勐腊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当地居民主要是傣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并了解他们独特的文化。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可以参与,如水灯节、傣年(泼水节)等。
总之,最南猛腊是一个兼具自然美景和人文魅力的地方,值得一去。无论是探险还是体验当地文化,都能让人留下难忘的回忆。
No.1
第五届亚林赛DAY1起点--望天树景区
七八月的西双版纳正处于雨季中,气候还稍显闷热,或许是因为雨林对亚林赛的期待,亚林团队勘察赛道当天并没有下雨,伴随着微风,我们先来到了第五届亚林赛第一天的起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望天树景区。
景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通往老挝、泰国、缅甸的国家一级口岸磨憨60km,距景洪市134km,距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古城——琅勃拉邦370km,是地球北纬21度唯一绿洲,也是中国唯一被世界公认的热带雨林。
进入景区,我们首先来到了景区入口的补蚌码头,我们将从这里坐船出发前往赛道的起点,而我们本届的参赛队员届时也将在这里乘坐游船沿着南腊河到达第一天赛事的主会场。
到达起点后,我们深入了景区,这里层叠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中,密集生存着代表东南亚热带雨林的标志性树种——望天树
在它们达七十至百米的参天巨干上,一条36米高的树冠走廊凌空蜿蜒数百米,走过全球无数科学家和敢于挑战它的各界人士。
这片保护完好的热带雨林,曾经因植物学家蔡希陶老先生的发现和英国菲利普亲王的见证,震惊世界。
亚林赛独一无二的体验--空中走廊
在望天树景区内,生长着一棵40-70米高的望天树,架设在望天树上的“空中走廊”,全长500米,可在广阔的视野上尽情地领略热带雨林的奇异风光。
“空中走廊”最初架设空中走廊,是为了便于对热带雨林中的鼠类野生动物进行科研观测。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黄建国说,1989年底,中科院昆明生态所和美国自然综合保护研究会联合进行科研项目,决定由美方出资,在位于保护区补蚌片区的森林中架设空中走廊。
架设空中走廊时,家住自然保护区边缘的封文昌只有30岁。
据他介绍,除了生态保护专家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补蚌管理所,分别派出人员参与空中走廊铺设。而爬上望天树,负责将铺设材料送到高空施工的,主要就是当地的村民。
“因为从小就在森林中长大,爬树对于我们来说完全不在话下。”
但封文昌说,那时他爬上40米高的一棵光溜溜、没有树枝可攀援的望天树就需要3个小时左右。由于望天树粗壮的树干都要几个人才能合围过来,光滑的树干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着力,因此,他们不得不用金属梯子,将梯子绑在树干上,人踩着梯子往上爬的同时,又将梯子一节节连接起来,固定好之后再往上爬,最终通过梯子运送材料。
单是架设两棵望天树之间70米长的第一段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随后花了一年多时间架设起了中国乃至亚洲之最,被称为“世界第一高,中国第一条树冠走廊”的空中走廊,而这条空中走廊也将成为本届亚林赛赛道的一部分,等待着亚林赛的勇士们的到来。
No.2
赛道沿途特色风光--傣家村寨
从望天树景区出来后,团队沿着亚林赛赛道一路前行,尽情领略着赛道的风光,这里地处北回归线,与缅甸和老挝接壤,其地势北高南低,山势连绵延伸,河流纵横流淌,澜沧江贯穿全境。
傣族村寨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下,傣族先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木竹草等天然材料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竹楼,被世人誉为民居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彰显各自的地域特色,地域的不同产生各式各样的建筑类型。
而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主要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关,它们相互作用,创造了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色。
从类型上来看,傣族民居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空间结构蕴含着丰富的傣族文化,充分反映了傣族人民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家庭结构,更是体现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傣族民间传说中,傣族竹楼与神鸟凤凰有关。
傣族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简易平坦、简单直接、轻巧空灵、高敞宏大,没有过多的高低错落、前后错搭、重叠曲折的形式,造型极富建筑美感。
同时,傣族民居常用长梁高柱配合开敞的歇山式屋顶,高大坡陡,既美观又实用,这样使得室内空间在立面上更加高敞,更易于上下、内外方向上的通风散热。
傣族民居建造之初就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芭蕉、棕榈、凤尾竹的绿荫丛中,简洁质朴的竹楼加之郁郁葱葱的树林,使傣族民居更显别致、柔美、轻盈之姿,构成一幅优美的诗情画意和田园风景。
世界文化遗产—象脚鼓文化
象脚鼓是因鼓身似象脚而得名,广泛。象脚鼓还受到傣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象脚鼓外形似一只精美的高脚酒杯,象脚鼓鼓身常有图饰,图形多为孔雀,有时象脚鼓在舞动中还插上几根孔雀羽毛,而孔雀是傣族人最珍视和喜爱的鸟类,它代表着吉祥如意,表现了傣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样,象脚鼓造型似大象的足,而大象在傣族人的心中象征五谷丰登,生活美好。从象脚鼓中看到了孔雀和大象,无不表明出傣族人民的美好愿望。
关于象脚鼓的来历,在傣族民间流传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说的是很久以前,傣族地区年年洪水为患,人们不得安居乐业,后来才知,是一条蛟龙作孽。大家都恨死了这条蛟龙,有一个勇敢的傣族青年,立志为民除害。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终于杀死了蛟龙。在庆祝胜利的时候,人们为了表示对孽龙的憎恨,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就剥下蛟龙皮,仿照象征吉祥如意的白象的脚,作成了象脚鼓。
从此,象脚鼓的咚咚声,响彻傣家村寨,表达出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百兽中的大象和百鸟中的孔雀都被看成是吉祥的象征。
因此,每当象脚鼓敲响之时,男女老幼都欢快地跳起舞来。
No.3
第五届亚林赛新增项目—南腊河漂流
赛道勘探的最后,团队来到了第五届亚林赛另一个值得期待的项目,有着“东方亚马逊”之称的南腊河,而我们将以漂流的独特方式领略热带雨林风情。
南腊河属于澜沧江水系,发源于中老边界的象滚塘,由12条支流汇集而成,傣意为茶水之河,据民间传说,是释迦牟尼来此传经时,见坝子干旱,泼碗中茶水而成河,故名。南腊河有着优美的传说,岸上雨林景观优美,鸟声清脆,南腊河里有上百种鱼类,最值得一提的是存活在河里极其珍贵的稀有动物——“桃花水母”。
因为气候炎热潮湿,雨量充沛,茂密葱茏的林海,覆盖了整个南腊河流域,在我们沿河漂流而下的过程中,不时可以看到珍稀的植物,还可以看到珍贵的野生动物。
最奇妙漂流——泛舟南腊河之上 “雨林秘境漂流”能让你身临其境的感受热带雨林的奇妙。
同样的这刺激的漂流也将是第五届亚林赛赛道的组成部分,届时选手们将两两搭配一起泛舟冲向比赛第二天的终点,以水上运动的形式完成本届亚林赛的所有赛程。
本次亚林团队的赛道勘测,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到这啦,以上也只是第五届亚林赛赛道万千美景中的一小部分,空中树冠走廊、南腊秘境漂流将是本届亚林赛独一无二的赛事特色。
小编及亚林赛团队还有热带雨林的小动物们都期待大家能亲自领略热带雨林的无限风光,亚林赛我们不见不散。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